罗氏沼虾的生态习性与繁殖特性
更新时间:2025-08-11 14:36:02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罗氏沼虾的生活习性
罗氏沼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活习性相差很大。幼体阶段,喜群集在水的上层活动,身体呈倒退向后运动。趋光性强,但避强光。在变态为幼虾以后,身体呈半透明状,形态特征与成虾相同,开始营底栖生活,平日多在水域边缘活动,喜水草等附着物,对光有负趋光性,白天多隐蔽,少活动,夜间活动频繁,觅食活跃。
罗氏沼虾与青虾最大不同是它属热带性淡水虾,不耐低温,当水温低于16~17℃时 活动呆滞,反应迟钝,水温降至15℃以下,若持续2天以上,即会“冻”死。它的最适 生长水温为25~30℃,生长水温20~34℃,所以在我国北方地区室外生长时间短暂,必须有温室予以保种和延长其生长期。和所有淡水虾一样,罗氏沼虾对水中溶氧的要求较高,在幼体变态期,通常要求溶氧 在5毫克/升以上;食用虾养殖时,也不能低于5毫克/升,否则会窒息死亡。其适宜的pH为7.5~8.5。
罗氏沼虾可以在各类淡水中生活、生长,甚至产卵、孵化,但其蚤状幼体却不能在淡水中生活,必须在盐度为8~22的海水中生长发育;当蚤状幼体变态为幼虾以后,又能在淡水中生长发育直至产卵。因此,一定时间、一定盐度的咸淡水环境,是罗氏沼虾生活史中不可缺的过程,也是人工繁殖比较困难的问题。罗氏沼虾属杂食性甲壳动物。刚孵出的蚤状幼体,经第一次蜕壳后即开始摄食小型浮 游动物。再经过4~5次蜕壳,即可吃食煮熟的鱼肉碎片及蛋黄等细小适口的动物性饵料, 直至变态成幼虾。从幼虾开始,其食性变得很杂,如嫩幼的植物碎屑、有机碎屑、水生昆 虫的幼体、小型甲壳类、水蚯蚓,以及动物尸体等都是其可口食物。但罗氏沼虾仍以动物 性食物为主,植物性食物为辅。到了成虾阶段,因采食器官和消化系统的健全,其食性更为丰富多彩,除前述的食物外,软体动物、小鱼小虾、水生植物茎叶、谷物、豆类均可作食。在饥饿时,也常以软壳虾或同类中的弱者为饵,其自相残食比青虾更甚。
罗氏沼虾的蜕壳生长
蜕壳是罗氏沼虾重要的生物学特性。从幼体发育、幼虾和成虾生长、附肢再生以及亲虾产卵繁殖,它的每一个变态过程,都伴随着蜕壳。罗氏沼虾的蜕壳可分为生长蜕壳、再生蜕壳和生殖蜕壳三种。
罗氏虾蜕壳多在夜间进行,整个蜕壳过程仅需几分钟即可完成。若水温低或肢体损失时,蜕壳缓慢,甚至僵死在旧壳中。在水温26~28℃时,幼体阶段2~3天蜕皮一次,幼虾4~6天蜕壳一次,成虾阶段则7~10天蜕壳一次,性成熟的亲虾要20天才蜕壳一次。蜕壳过程也是它们生命最脆弱的危险时期,容易受敌害乃至同类侵袭,在人工养殖时,必须给其一定保护,才能确保较高的成活率和产量。
罗氏沼虾刚孵出的幼体体长1.7~2.0毫米,经24~35天培养,蜕壳11次,变态为7~9毫米的幼虾,进人淡水中生活,再经过30天培育,就可长到3厘米左右的小虾,其生长速度很快。3厘米左右的幼虾,经5个月左右饲养,一般成活率60%~70%,平均体长8~9厘米,体重50~80克。雄虾体长可达14〜15厘米,体重90~100克。若将越冬后的幼虾在春天放养,到年底,雄虾可以长到17~18厘米,体重200克;雌虾也可长到13~14厘米,体重60~90克。由于雌虾产卵抱虾孵化,所以生长速度低于雄虾,雄虾平均体重通常是雌虾的16倍,最大个体为雌虾的4倍。
罗氏沼虾的繁殖
罗氏沼虾在良好的条件下,当年3月孵出的幼体,5月初淡化处理后的幼虾(虾苗),经过4~5个月的伺养,于10月当年雌虾体重10克以上(雄虾约15克),性腺开始成熟。达到性腺成熟年龄的亲虾,经秋冬培育,翌春便可繁殖后代。一般体重50 克的雌虾,抱卵量为5万~6万粒。
雌虾产卵前要进行一次生殖蜕壳,蜕壳约6小时,在壳尚未变硬前与雄虾交配,通常一尾雄虾可以交配5只左右雌虾。交配6~24小时内雌虾产卵。整个产卵过程历时4~5小时,通常在晚上。卵粒橙黄,成团黏附在雌虾腹部附肢刚毛上,在亲虾游泳足不断扇动 下,受精卵处于微流水环境中,孵化率较高。未受精卵3天左右会自行脱落。
雌虾产卵后一个月左右,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产卵。在水温24~28℃时,约需17~19天幼虾出膜。刚孵出的幼体称第一期蚤状幼体。蚤状幼体在盐度为12~14的咸淡水中蜕壳11次,变态为幼虾,在水温26~30℃时,这个过程为24~40天;29~30℃时要25~30天。24℃以下幼体夭折。幼虾经4~5个月饲养便可长成体重为10~50克的成虾。
罗氏沼虾的人工繁殖
由于罗氏沼虾发育过程中对水温、水体盐度要求颇高,通常只有设备齐全的大型渔场才能生产苗种,而绝大部分养殖朋友只能购买现成的虾种。
亲虾选运亲虾一般从成虾中选留,雌虾要求体长10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雄虾要求更大一些。从外观上看,应无伤残,体色鲜艳,虾体肥壮。以选1~2冬龄成虾作亲虾为宜。雌雄比为4~5:1。
罗氏沼虾的成虾养殖要尽可能提高虾的品位,产量。另外还要选留亲虾。
成虾的饵料,人工配合饲料必须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维生素,其蛋白含量应不低于35%。日饵率为虾体重的5%~7%,后期可降为2%~3%。日投3次,以晚上为 主。
罗氏沼虾对饵料选择性较强,在自然条件下,它们主要以动物性活饵为主,所以自幼虾开始,应进行对人工饵料吃食的驯化。
虾池可以施肥,目的是培养天然饵料。第一次以施有机肥为妥,每667平方米施70~100千克,以后则据情况改施无机化肥。因肥水会导致水质溶氧偏低,所以施肥绝不能与养鱼等同,要根据水色而施。保持水色在淡绿、浅褐色,透明度在30~35厘米。同时应 定时开增氧机或注入微水流,以改善水质。
成虾捕捞从生物学角度看,生物体在性成熟以前,其生长速度最快;一旦性成熟后,其生长速度明显减慢。罗氏沼虾,从淡化苗开始,大概在培育4~6个月后,性腺成熟,个体重20~50克,而后生长减慢。所以在开始减缓生长前即时捕捞才是最合算的。 罗氏沼虾在水温18℃:以下难以生存,在我国南方可以一年养二茬,在北方只有一茬可养。
成虾捕捞方法一般是先放出一部分水,待鱼池半干后再拉网捕虾,最后干塘捉净。抽 水时应在排水口安装网袋,以免成虾流失。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