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
更新时间:2024-04-22 16:35:55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作为世界渔业大国里首个实现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业的国家,我国内陆河流、湖泊、水库和坑塘等水域滩涂面积5.5亿亩,适宜开展养殖生产的内陆水面面积约1亿亩,宜渔水域面积广阔。“渔业领域践行大食物观有基础、有优势,潜力巨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说。各地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生产和生态协调、发展和安全统筹,加快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不断提高产业生态化、集约化和智能化水平。
提成色,现代养殖更趋绿色集约—— 促进优质品种选育。截至2022年,我国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达1亿多立方米。全国先后发展各类水产苗种繁育主体2万余家,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达到101家,实现鱼虾蟹贝藻鳖参全覆盖。
拓空间,面向碧海打造“蓝色粮仓”—— 现代海洋牧场初具规模。2023年,我国统筹渔业发展补助资金3.9亿元支持39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建成海洋牧场300多个。据测算,已建成的海洋牧场,每年固碳量56万吨,消减氮4.9万吨、磷2000余吨,年产生生态效益1700余亿元。 耕海牧渔,向深远海挺进。2022年,全国深远海养殖产量达39.3万吨,占海水鱼类养殖产量的两成以上。沿海各地培育出大黄鱼“甬岱1号”“富发1号”和金鲳“晨海1号”等适合深远海养殖的新品种。去年,我国首艘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正式入渔南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徐乐俊表示,更好满足消费者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一方面要通过培育优质水产品种、推广高值名优品种、提升养殖技术等措施,合理调整水产养殖品种结构,增加高品质水产品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强水产品冷链物流建设,进一步拓展西部地区水产品消费市场,加快构建“水产品产地—物流基地—销售地区”的冷链物流渠道。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