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8月26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发展  >>  水产品出口如何应对关税升级与壁垒高筑

水产品出口如何应对关税升级与壁垒高筑

更新时间:2025-08-26 11:17:55       来源/作者:中国渔业报


2024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1117.20万吨,同比增长5.79%;进出口总额438.36亿美元,同比下降0.91%。其中,出口量423.96万吨,同比增长11.62%;出口额2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35%。水产品出口总体成绩还不错,但在全球贸易规则重构浪潮下,中国水产品出口格局正经历深刻裂变。美国对中国水产品关税的多次调涨,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持续升级,叠加其他新兴绿色标准的使用,将水产出口行业推入前所未有的挑战期。而国内消费升级与新兴市场的崛起,则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战略缓冲带。这一场危机与重构并存的变局,正考验着中国水产产业链的生存智慧与转型韧性。

关税之变:对水产品出口冲击效应大

2025年中美关税博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4月2日,美国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最低10%的对等关税,而中国商品税率被定为34%。叠加原有45%的基础税率,中国输美罗非鱼、虾类等水产品综合税率飙升至79%的惊人高位。有报道称,尽管8月12日《中美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宣布暂停24%加征关税90天,但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关键品类仍承受55%的复合税率(含10%对等关税、20%芬太尼关税及25%301调查关税)。

高关税对罗非鱼等输美大宗水产品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结构性冲击、产业链各环节出现了巨大危机。广东茂名1斤以上规格罗非鱼收购价从年初47元/斤暴跌至四五月的3.65元/斤,跌幅超22%。部分养殖户每卖一吨鱼亏损近2000元,被迫停止投苗或转养其他品种。广东湛江的罗非鱼加工厂4月8日紧急限价收购,1斤以上罗非鱼最高限价8.6元/公斤,较之前下调很多。同时,汕头濠江区有水产企业反映,客户因高关税拒签新单,已签的合同也暂停发货。2025年二季度美国进口中国罗非鱼片不足9500吨,创十年来新低。

而美国关税政策呈现明显的地域歧视性,对厄瓜多尔白虾仅征10%关税,对越南巴沙鱼征收10%~20%的关税。这种“选择性打击”使中国成为主要受害者,而越南巴沙鱼、厄瓜多尔白虾等借机抢占份额,中国水产品在美彻底丧失价格竞争力。

贸易壁垒:使水产品顺畅出口难

除关税外,发达国家正通过多元非关税壁垒构建更隐蔽的防御体系,形成三重围堵之势。

一是卫生与质量壁垒高压化:如我国虽然成了打击IUU协定国,但欧盟“IUU渔业”黄牌警告仍未取消,要求全链条可追溯。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农兽药残留设限近乎苛刻(如恩诺沙星残留限值0.01ppm)。导致我国水产企业认证成本激增。

二是绿色壁垒制度化:碳足迹认证、海洋塑料污染标签等新要求,将环保标准转化为市场准入壁垒。美国零售商要求供应商提供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否则拒绝采购。

三是政策性壁垒立法化:美国众议院出台了《拯救我们的虾农法案》,为本国虾业提供补贴,对进口虾产品进行反补贴调查甚至反倾销调查,变相削弱中国虾类产品竞争力。

这些壁垒形成“合规成本”与“技术断层”的双重压制:山东荣成有的海带企业为满足日本标准,每吨产品的检测费用增加1200元;而很多中小水产品加工厂因无力承担HACCP认证成本(约50万元/吨),被迫退出欧盟市场。

市场重构:水产品销售的破局之道

当传统出口市场风险剧增,开拓新增长极成为生存刚需,转向国内市场与新兴国际市场的“双循环”也成了必然。

国内市场的消费升级催生了结构性机会。2024年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预制菜赛道贡献了35%增速。消费升级呈现出了四个特征:一是便捷化,酸菜鱼、佛跳墙等预制菜单品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二是品质化,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大黄鱼溢价率达20%~30%;三是品牌化,大闸蟹、小龙虾等品种的知名化品牌化成为水产品拳头产品,仅小龙虾一项就年创3000多亿元的产值;四是电商化,据粗略统计,电子商务、线上销售、社区团购等方式,带动城市水产品消费增加了45%。很多水产品出口企业也瞄向了国内市场,寻求双向突破,形成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

新兴国际市场可能主要还是要看东南亚。中国目前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盟,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对东盟的跨境电商及农产品贸易成为新增长点,而且大多是中小型的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达62.2%。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的水产品贸易量额均有大幅增长,水产品出口到东盟明显比进入美欧日韩市场要容易得多。另外中东、非洲以及南美也并非没有市场可以开拓,只是总体市场并不大。

从目前形势看,高关税不会轻易消失,而技术性的贸易壁垒只会增多不会减少。面对关税与壁垒的复合压力,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严峻形势。短期看,关税与壁垒构成严峻生存挑战;长期看,国内市场扩容与RCEP开放红利正打开新增长空间。真正的破局关键在于我们一方面要强化技术赋能产业链,另一方面要打造市场多元化矩阵,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产业链升级的加速度——通过构建“技术+市场+政策”的三维韧性体系,使中国水产品在全球水产品价值链中实现从“数量输出”到“质量标杆”的历史性跨越,从而真正实现水产行业的壮大。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