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7月28日 星期一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导读  >>  鱼类专题  >>  一文读懂:罗非鱼养殖的头等大事——链球菌病如何科学防治

一文读懂:罗非鱼养殖的头等大事——链球菌病如何科学防治

更新时间:2025-07-28 10:57:04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进入7月末期,全国各地区进入高温期,各产区罗非鱼发病情况也日渐增多。其中最棘手的当属链球菌病,此病不仅死亡率高,且死亡速度极快,治疗起来极其困难,常常造成罗非鱼的大量死亡,带来巨大损失,已然成为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头号杀手”。下面小编就来聊一下如何正确防控链球菌:

图1.jpg

链球菌病在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中均有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罗非鱼的链球菌病的流行时间为每年的5-10 月,其中,7-9 月为流行高峰期。由于链球菌是一种高温适应性致病菌,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8-37℃,而鱼类又是一种变温动物,体温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这就解释了为何当水温在28℃以上时易发病,当水温高于32℃时极易暴发,而且这种病的致死程度还很严重,死亡率可高达80%-95%。

除了链球菌适合在高温生长的特性外,高温季节是其流行的高峰期,还有以下3个原因:

1.高温时候链球菌的毒性更强,高温时,无乳链球菌对宿主的侵袭力(包括黏附、定植、入侵、繁殖、扩散及抵抗宿主防御的能力等)和产毒素能力均比低温条件下的高;

2.高温时链球菌的繁殖速度更快,水温可显著影响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增殖速度,由于链球菌的最适水温是28-37℃,因此水温越高,链球菌的活性和新陈代谢活动就越强,繁殖速度就越快,而就越容易形成优势种群,造成扩散性感染。

3.高温会降低罗非鱼的免疫能力,与低温时候相比,罗非鱼的抗氧化酶活性、巨噬细胞溶菌酶活性、补体活性下降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受到抑制等,导致鱼体对病原菌的易感性增强。

图2.jpg

链球菌感染症状表现:

主要症状表现为在水面“转圈”,眼睛充血发红等,常伴有体表点状出血、肠炎等症状。急性病例以抽搐的神经症状为主(打转、吊颈、抽筋、飙水等为神经性症状),病鱼以C形或逗号样弯曲做旋转运动;慢性病例以眼球突出、浑浊为特征。病鱼多表现为食欲减退,游动不稳定呈螺旋状,水面惊吓无反应呈昏睡状,有的停滞在水面,有的身体弯曲。

图3.jpg

预防措施:

链球菌病的治疗周期较长,并且顽固难治,加上现有渔药药物中,抗革兰氏阳性菌的药物非常少。另外,链球菌可寄生在鱼的脑部,治疗中存在着药物穿透血脑屏障的问题,治疗难度加大,存在难以治愈的风险,因此,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图4.jpg

养殖高温季节的降温措施有利于对链球菌病的防范和治疗,由于温度是影响链球菌爆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在高温季节可以采用不断加注深池水,提高池塘水深来降低发病的机率。

内服(抗生素)药物时,只有在病害暴发的早期使用才有效,对发病严重的鱼,由于不吃饲料,使用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没有效果。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难以妥当处理的问题,鱼病防治倡导的“防重于治”的环节,为了提前预防鱼儿生病,在平时会拌料一些药物比如抗生素投喂,但是长期的拌喂抗生素药饵,很容易会造成鱼的耐药性提升,等到真正发病的时候,用了各种抗生素都可能治不好,这个现状确实还难以把握。因此,平吋尽量投喂一些非抗生素比如链球快克或者经常换用,包括外用泼洒杀虫菂物和消毒灭䓢药物时,尽量轮换用药,也许才是万全之策。如果治疗几天后死亡数量还继续增加或较高的,估计感染率高,带病鱼多,建议可以马上干塘出鱼上市以减少损失。

图5.jpg

治疗方案:

出现链球菌病后,建议开机增氧、水体消毒,中西药结合,外泼内服,消炎处理。选用抗细菌、抗病毒、解毒消炎等功能的药物。戊二醛、戊二醛癸甲溴铵合剂、碘制剂的效果较好,头孢类药物对各种菌株具有敏感杀菌作用,其次是强力霉素和四环素等等均可使用。如果有虫寄生应先用杀虫药物灭杀。

1.水质调控:闷热天气注意缺氧,开动增氧机保证水体交换,上下层水流动,防止水体分层。如果水质有恶化现象,可以对症使用水质调节剂全塘泼洒。

2.喂料:少量多餐,发病时可以停喂或者减量饲喂,减轻内脏负担。

3.泼洒:头孢类药物(还可内服),纳米银类药物,海联重碘,这三样新型药物首选。另外,可以用45%的苯扎溴铵(100毫升)+20%的戊二醛(250毫升)消毒3亩/米,聚维酮碘(250-500毫升每亩/米),30%强氯精200—300克每亩/米,以及相关消毒药物连续使用2-3次。

4.内服:如果鱼儿还能吃料,拌喂药饵治疗缓解内脏炎症。比如:内服阿莫西林,清热活血中药可以选用链球快克等中草药,肝肠护卫按3克-5克/公斤饲料,低聚糠按3克/公斤饲料,以及相关内服药物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天。

图6.jpg

再来聊一下磺胺治疗链球菌的弊端

说起链球菌病的治疗,人们往往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磺胺。确实,磺胺是治疗罗非鱼链球菌病的特效药,因为链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和磺胺类抗生素都比较敏感,而水产中是不能使用青霉素的,因此磺胺成为治疗链球菌病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罗非鱼的养殖周期相对不短,4个月的养殖中若是仅仅依赖磺胺的治疗,往往在步入养殖中后期,在使用过3次磺胺进行治疗之后,在达到上市规格前的一个月左右,磺胺往往会由于使用过度产生耐药性而失效,这时候对养殖产生的伤害是毁灭性的,会使得3个多月的心血在套现前期毁于一旦。

链球菌是一种很难缠的细菌,可以在巨噬细胞内存活,其通过转录调控以适应吞噬体内的环境,形成胞内寄生,使得无乳链球菌逃避宿主的免疫监视,而随着免疫细胞而周游全身,安静地潜伏着,待到机会适宜,机体的免疫力变差的时候,破体而出,再次感染机体,这就是为什么治疗链球菌病的时候,总是反反复复,不得根治的原因。

因此,为了延长发病间隔周期,降低磺胺的使用频率,应该在养殖的过程中注重养殖环境的调控和提高鱼体的免疫能力。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