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信息  >>  国内首次突破黄鳍金枪鱼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广东持续推进金枪鱼养殖

国内首次突破黄鳍金枪鱼人工配合饲料驯化,广东持续推进金枪鱼养殖

更新时间:2025-07-25 09:52:03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金枪鱼是全球水产品市场最受推崇的水产品之一,探索实现金枪鱼人工养殖也成为了行业的热门课题。近年来,在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的支持下,广东开启了对金枪鱼的养殖技术攻关,并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开创了国内陆基驯养金枪鱼的先河。

至今为止,基地分三批次引进黄鳍金枪鱼共计263尾,驯养存活率为72%,最早一批至今已7个月,打破了国内陆基养殖金枪鱼时长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基地科研人员不断探索金枪鱼饵料的冰鲜鱼替代配方。目前,这些金枪鱼已能够稳定摄食专用配合饲料,标志着基地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金枪鱼陆基养殖的人工配合饲料驯化。


图1.jpg

▲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海洋渔业试验基地引进黄鳍金枪鱼养殖

组合投喂,实现人工料稳定摄食

七月的海洋渔业试验基地沐浴在阳光下,晨光倾泻进阔大的黄鳍金枪鱼陆基养殖池中,四米二深的水底深不可见,水容量是罕见的3500立方米。池边的定制化的智能水循环系统24小时保持高效运转,以匹配黄鳍金枪鱼高速巡游的高耗氧特性。基地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多时段监测水温、pH值、氨氮含量等关键指标,为金枪鱼营造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技术人员正准备给金枪鱼喂料,池中金枪鱼群闻声聚拢过来,准备抢食饵料。随着饲料入水,鱼群修长的流线型躯体在奋力冲刺中绷紧,尾鳍搅起巨大的漩涡,水花甚至溅到了池壁上。“平时它们会在大水池中部游动,经过驯化,现在已经不怕人了,在投喂时段会主动靠近。”

图2.jpg

▲ 黄鳍金枪鱼人工配合饲料 

技术人员投喂的并非金枪鱼驯养常见的冰鲜杂鱼,而是基地创新开发的专用配合饲料,饲料主要由鳗鱼粉、藻粉、维生素、鱼油、酵母、芽孢杆菌和少部分杂鱼构成。水下监控显示,鱼群摄入后并没有吐出的不适应表现,摄食人工配合饲料非常踊跃。

基地里除了体重已达7~10kg的大规格鱼,陆基池塘旁边还有一个400立方水体室内循环水池,里面驯养的是今年6月份引进的小规格鱼,目前体重300~500g。“相较于已形成稳定摄食习惯的大规格鱼,小规格鱼的饵料驯化效果更好,目前已经可以做到人工料及冰鲜料1:1投喂了。”技术人员介绍说,“目前我们采取定时投喂模式,上午两个池喂8kg左右的人工料,下午喂2kg人工配合饲料后再投适量冰鲜料,视实际情况增减投喂量。”

引领前沿,开启金枪鱼多课题研究

今年三四月,基地开始探索金枪鱼的冰鲜鱼替代配方。人工配合饲料驯料成功,也是继陆基驯养成功后,金枪鱼驯养技术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刚开始时,为了增加饲料适口性,技术人员把杂鱼的比例调得很高,而后根据金枪鱼对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营养素的需求量,逐渐调整比例,最终确定精准营养参数,形成了营养更为全面,且兼顾适口性的配方。“人工配合饲料的驯化效果实际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特别是小规格鱼。”基地负责金枪鱼驯养的技术人员杨少森介绍说。

缺少可借鉴的经验,每一步都是全新探索,这是陆基驯养金枪鱼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世界范围内,驯养金枪鱼主要还是以冰鲜料为主。日本在驯养蓝鳍金枪鱼时曾开发过一种胶囊饲料,但由于成本过高、养殖效果不明显,最终还是以冰鲜料为主。” 杨少森说,“我国金枪鱼养殖探索起步较晚,关于金枪鱼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捕捞和资源调查领域,在养殖方面非常少。作为行业前沿探索方向,陆基驯养可借鉴的经验就更少了。”


图3.jpg

▲ 通过海运引进黄鳍金枪鱼养殖

除了饵料,金枪鱼的转运与日常研究观察也是挑战。与其他品种不一样的是,黄鳍金枪鱼需要时刻保持一定游速,使水流不断经过鳃部,从而获得氧气,如果停止游动则很容易缺氧死亡。“这个生物特性对金枪鱼的转运存活率影响很大,第一批鱼转运损耗率就偏高,我们对温控、充氧等环节做了针对性优化控制。”杨少森说,“通过后面几次的转运对比,我们也发现,鱼越小转运存活率越高。”

面对诸多挑战,攻关团队的研究课题涉及了金枪鱼的方方面面,除了构建黄鳍金枪鱼陆基循环水养殖技术外,还包括基础生物学研究,提高捕捞、暂养、长途转运存活率等。“金枪鱼的生物特性决定了研究过程中不便抓捕观察,否则容易造成死亡。我们也正在设计一个评估系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能够实现不抓捕也能评估金枪鱼的体长、重量等生物特征以及进行行为判断。”

“金枪鱼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实现陆海统筹,在陆地上可控的环境做人工繁育以及配套建设,在深海进行养殖。”对于陆基驯养金枪鱼的前景,杨少森表示期待,“如果第一批鱼能顺利养到成熟期,我们就能开展人工繁殖试验。”

先行先试,探索陆海接力驯养“广东方案”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优质深海鱼类的金枪鱼日益受到食客的青睐,全球金枪鱼消费需求呈现明显增长态势。联合国粮农组织(FAO)GlOBEFISH发布的《金枪鱼季度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金枪鱼贸易总量约400万吨,同比增长28%,总产值156.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亚太地区消费市场也日渐活跃,韩国、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年采购量3万至4万吨。2025年春节期间,中国新鲜蓝鳍金枪鱼空运进口量达168吨,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

图4.jpg

▲ 水深4.2米、容积3500立方米的陆基驯养池

基地负责人吴锦辉表示,作为海洋渔业大省,广东正着力构建深远海高中低搭配的养殖品种格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战略性地把金枪鱼设为探索开发类品种,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操作性强、可复制的金枪鱼陆海接力驯养的“广东方案”,为国内金枪鱼产业化进程打通关键技术路径,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在陆上做文章,也要在海上做文章。目前,基地陆基驯养金枪鱼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接下来,我们将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马振华团队合作,启动深水网箱试验性养殖,将金枪鱼养殖向深远海拓展。”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