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攻关|成果转化,45万尾优质军曹鱼帮扶种苗助力“粤海粮仓”
更新时间:2025-05-21 10:00:52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这批种苗真是漂亮,色泽光亮,很有活力。”5月19日,在阳西县沙扒镇海水种苗繁育产业集群内,工人们正在忙着军曹种苗的起捕工作,围网、起苗、装车,小心翼翼又一气呵成。这批种苗是广东省现代化海洋牧场适养品种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课题之一——“军曹鱼耐低温和速生良种培育攻关”的重要成果,作为课题负责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马爱军对种苗的质量非常满意。
当天,广东水产学会组织专家对种苗进行了现场测产,结果显示,课题培育军曹种苗约 155万尾,平均体长 3.60cm,种苗生长发育正常。按照种业攻关项目种业对接帮扶机制的要求,45万尾军曹种苗被现场交付来自珠海、阳江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一级开发主体、沿海“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养殖主体进行示范养殖。
“这批种苗的培育盐度在31‰左右,养殖投放要注意盐度变化。3-6公分规格的种苗正处于转料期,投料要虫料混合直至完全转料。”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朝对种苗接收企业进行了技术要点指导。
军曹鱼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热带及温带海域,我国南海和东海比较常见。作为大型鱼类,军曹鱼游泳快,肉质鲜美,生长快,1龄体重可达4~6kg,非常适合深远海养殖。
但在广东海域养殖军曹鱼仍存在瓶颈。军曹鱼不耐低温,养殖最适水温25~32℃,水温低于16℃或高于36℃时逐渐开始死亡。广东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22℃之间,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仅10℃以上,冬春有冷空气侵袭,省内大部分海区养殖的军曹鱼需要在当年就卖掉或者在冬春季节转移到海南进行接力养殖。
针对这一挑战,马爱军团队联合阳西县金源海洋生物科研有限公司开展耐低温和速生军曹鱼新品系的技术攻关,增强军曹鱼低温耐受性的同时,通过缩短养殖周期来降低低温的影响。
攻关团队收集了不同养殖群体军曹鱼亲本200尾,目前,已构建完善了军曹鱼亲鱼培育和产卵调控技术、开口饵料人工培养技术、陆海接力技术体系和性状测试档案,同时,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加速育种进程。
“我们已经开展了军曹鱼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获得了不同个体的SNP及InDel,开展GWAS分析,正在筛选与耐低温、快生长等目标性状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为育种奠定基础。”马爱军说,“接下来,团队将重点围绕新品种选育、陆海接力等几个重要环节加大科研攻关,因地制宜为广东深远海网箱养殖提供优质适养品种,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筑牢种业根基。”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