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服务乡村行 | 广东渔业“轻骑兵”前往南沙区指导牛蛙绿色生态养殖
更新时间:2023-02-03 10:39:34 来源/作者:海洋与渔业杂志
红火的春节过着,塘头的生产也不停。1月30日,为了牛蛙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年上班第三天,广东农业技术推广渔业“轻骑兵”,由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党委副书记刘胜敏研究员带队,到南沙区广州盛世瑭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世瑭丰”)指导牛蛙生态健康养殖。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研究所王国霞研究员受邀到现场指导。
▲ 广东渔业“轻骑兵”成员在盛世瑭丰现场指导
近几年来,随着牛蛙在餐饮界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进入牛蛙养殖行业,行业出现了无序发展、超高密度养殖、用药不规范、环境污染等问题,改变牛蛙养殖行业面貌迫在眉睫。目前,也有部分从业者在探寻着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性更强的养殖模式。
盛世瑭丰位于南沙区东涌镇天益村,是广东省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轻骑兵”成员从盛世瑭丰有关负责人处了解到,该企业从去年开始,以无公害、绿色养殖为基本原则,开展“蛙--鱼”共生试验:以1亩的蛙池配备10亩的鱼塘,鱼塘布设在蛙池两边;池塘里放养着鲮鱼苗,蛙池养殖尾水排进养殖鲮鱼的池塘,牛蛙的排泄物里蛋白含量高,鲮鱼以牛蛙排泄物为饵料,不用另外投料;鲮鱼苗养到一定规格之后可用作鳜鱼的饵料;尾水经过两级生物过滤之后再回到蛙池,进行循环使用,初步形成了牛蛙-鲮鱼-鳜鱼的共生生态循环模式。
▲ 盛世瑭丰养成的牛蛙
现场所见,牛蛙在10厘米的浅水池里活蹦乱跳,已是可上市的规格。盛世瑭丰负责人表示,不计算鳜鱼及鲮鱼的产值,粗略估计,牛蛙的亩产量有5万斤,一年可以养殖3造,年产量有15万斤,基地总共在试验11组,效益非常可观。
在现场指导中,刘胜敏研究员、王国霞研究员针对蛙--鱼共生模式的设施建设、饲料投喂、蛙鱼配比、病害防控、尾水处理、经济效益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询问,对可改进的地方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对盛世瑭丰公司在推进牛蛙健康养殖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和贡献的智慧表示了赞赏,并勉励他们增加“蛙-鱼”共生模式试验的鱼类品种,加强试验数据的收集,进一步优化养殖模式,以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体系,为牛蛙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在推动牛蛙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广东农技服务“轻骑兵”一直在行动。去年,针对牛蛙生产中的问题,省农技中心牵头成立了牛蛙工作组和专家组,在牛蛙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尾水治理等方面进行联合技术攻关,推动牛蛙产业绿色发展,促进一产升级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牛蛙工作组和专家组,深入塘头一线,进行了多次的走访调研,对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基础的摸底,并形成了广东牛蛙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后续,专家组还将继续深入调研,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共同探寻绿色高效的新模式,促进牛蛙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