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5月07日 星期三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要闻视点  >>  关税大棒落下!中国水产出口业动荡不安

关税大棒落下!中国水产出口业动荡不安

更新时间:2025-02-06 09:50:48       来源/作者:海鲜指南


目前,美国决定将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原定于4日生效)的关税措施推迟一个月,但包括海鲜在内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将开始受到10%加征关税的打击。

发起反击!中国商务部、财务部宣布多项反制措施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当前,中国迅速推出多项对美反制措施。

据最新报道消息,2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表示,将从2025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等产品加征10%-15%关税;对对原产于美国的附件所列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分别加征相应关税,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此外,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4日表示,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WTO)争端解决机制。“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美方做法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同时,中国商务部将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同日,中国国家市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表示,因谷歌公司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

包括海产品在内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将开始受到10%关税打击

对于国际海产业而言,国际范围内的关税挑战及潜在贸易壁垒无疑成为2025年伊始的一个巨大挑战。

这预示着国际市场上的部分海鲜将因为关税成本原因价格飙升,不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较大的成本采购压力,还会影响普通消费者们对海产品的购买决策。

据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最新的全球水产养殖业报告,分析师对2025年上半年的态度保持谨慎乐观态度。报告提及,特朗普获胜可能会在美国及整个西方国家引发贸易战加剧通胀,而高通胀则可能会减少人民可支配收入,导致消费需求转向鸡肉等成本较低的蛋白质。当前美国关税的落地,使得这一警告可能会成为现实。

外媒报道显示,在特朗普提出关税建议后,奥斯陆证券交易所的海产品指数(2月4日)开盘下跌超过3%,其中 Grieg Seafood(格里格海产)公司下跌超过7%,全球最大的三文鱼养殖公司 Mowi (美威)下跌3%。世界第二大的鲑鱼生产商 SalMar(赛马克) 下跌了2.6%。

换句话说,即使关税尚未直接影响到欧洲,挪威作为全球领先的海产供应国,已经受到明显影响。

对中国海产业而言,同样倍受煎熬。

目前,美国决定将针对加拿大、墨西哥(原定于4日生效)的关税措施推迟一个月,但包括海鲜在内的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市场将开始受到10%加征关税的打击

从影响上看,美国市场,是中国海产加工品出口的重要市场,关税将增加中国海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成本,从而影响中国海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份额及竞争力,尤其是涉及罗非鱼、鳕鱼等白肉鱼加工产品和虾类产品

据悉,在综合影响下,对于已经被征收部分关税的中国来说,加征后部分产品的税率可能会上升到60%-100%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美国进口商可能会选择转向其他的供应国,寻求更具价格优势的产品。这对依赖及涉及美国市场的中国水产加工企业,构成了致命威胁,引发中国相关企业不安。

有行业高管表示,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会让中国的水产加工行业陷入“困境”。尤其是中国北方的许多大型水产加工厂,如青岛、大连、烟台等以进口水产原料加工再出口业务为主的外贸企业,将直面冲击。

不确定性增大

整体而言,当前,市场对全球贸易战长期化风险的担忧加剧。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在一份报告中称,“贸易战尚处初期,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可能性很大”。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邢自强对英国《金融时报》表示:“达成避免加征关税协议的可能性似乎不大。缓和局势的途径依然狭窄,需要双方做出较大妥协。”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特朗普表示近日已安排好与中国的磋商会议,双方将开展对话。同时,他警告表示:“这才刚刚开始。如果无法与中国达成协议,关税将大幅提升。”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