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爆发的原因及防控
更新时间:2025-05-08 10:51:13 来源/作者:华中渔业研究社
蓝藻爆发主要是因为池塘缺碳源引起的,蓝藻大多浮在水体表层,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多,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当水体中碳源缺乏时,其它藻类如绿藻和硅藻因缺碳而不能生长,蓝藻就形成优势种群。蓝藻处理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蓝藻水华使水体出现肉眼可见的蓝藻群体,并且导致水体颜色变化,严重时会在水体表面形成绿色藻层,对水产养殖业危害巨大。
一、蓝藻的特征
蓝藻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温度。蓝藻繁殖时对温度敏感,水温在17℃以下时,一般不会大量发生,或者不会对鱼类构成危害。当水温上升到28℃时,蓝藻很容易形成优势种群而大量爆发。
蓝藻有一个特点,它具有伪空泡(气囊)。蓝藻可以改变膨压,在高温强光照的天气情况下,它利用伪空泡改变膨压强度,可以聚集在水体表层。白天,蓝藻漂浮于鱼塘表面,跟其它藻类竞争光线,争二氧化碳争营养。晚上,如果池塘严重缺氧,底部环境很差,它也可以就不沉底。
二、蓝藻的种类
常见的有:蓝球藻(色球藻)、微囊藻、颤藻、念珠藻、鱼腥藻等。蓝藻都为单细胞生物,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也就是我们通常见到的“水华”。
三、蓝藻暴发的原因
1.水体富营养化:水质过肥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尤其是溶解性营养盐的过量积累。养殖生物自身的排泄物对养殖水体也是一种来源。所以,不经常换水的池塘,往往更容易暴发蓝藻,因为有充分的营养供蓝藻生长。
2.高氮低磷:蓝藻在喜高温、强光的同时,尤其是水体中有机质丰富、底质富营养化时,尤其是水体氮含量高而磷含量低时容易发生,它们具有对不良环境的高度抵抗力和普遍的固氮能力,多数蓝藻最适合生长在弱碱性条件下,其生命周期大概为30天,喜欢高氮低磷的蓝藻类更独具生长优势。
3.放养结构不合理:养殖水体中水生动物的排泄物、尸体以及其他腐殖质等,经过细菌分解可间接为藻类的繁殖提供营养。如果放养结构不合理,吃食性鱼类与滤食性鱼类(比如白鲢)比例失调,加上高温季节水质老旧,都可以使养殖水体的水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为富营养化的形成提供便利。
4.水体pH过高
蓝藻在高pH环境中生长最为快速,蓝藻也是藻类在水中也同样进行光合作用,当蓝藻爆发会疯狂的吸收水体中碳源,进行繁殖生长,水体中碳源减少接着就是水体pH持续长时间超高标准,这样就蓝藻爆发→pH高→促蓝藻生长,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四、蓝藻的危害
1.产生有毒物质
蓝藻会产生蓝藻毒素、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会破坏养殖水体,严重毒害养殖动物。
2.影响水草生长
蓝藻大量爆发会引起“水华”,遮挡阳光进入水中,从而阻碍水草进行光合作用,致使水草的生长受到抑制;蓝藻死亡后,藻类尸体腐烂恶化底质和水质,引起底臭,最终导致水草枯萎腐烂。
3.影响溶氧量
大量的蓝藻覆盖在水面,影响其他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并且蓝藻生长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溶氧量不足,养殖动物缺氧窒息。
4.抑制其他藻类
蓝藻的大量繁殖不仅减少了水中的溶氧量,还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导致其他水体植物、有益藻类、浮游生物大量死亡,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5.蓝藻爆发会引起养殖动物肠炎
有些养殖品种会误食蓝藻,蓝藻在大部分的水产动物体内都不能很好的被消化,造成养殖品种肠炎。
五、如何预防蓝藻
对于蓝藻处理问题,最有效的肯定是做好预防,不让蓝藻爆发。具体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池塘中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如白鲢可以破坏蓝藻,恰当的白鲢完全可以预防蓝藻爆发。
2.定期使用能够缓解ph的药物(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单硅酸活水素、乳酸菌等),补充碳源 (活力碳源),平衡水体营养元素,促进有益藻类的繁殖,抑制蓝藻的繁殖。
3.适量施用磷肥,培养有益藻类。在高温季节,由于浮游生物繁殖旺盛,磷需要量随之加大,水体中的磷,往往不足以供应藻类的生长需要,使有益藻类的生长繁殖受到限制,蓝藻就乘机生长爆发,所以,平时注意加施磷肥,也可抑制蓝藻的泛滥。
合理施用氮肥,加大磷肥比例,避免池水含氮过高引起蓝藻大量繁殖。过量施用氮肥,或氮、磷肥搭配不当,会造成水质老化,引起蓝藻过量繁殖。特别是池塘和底层有机质比较多,加大磷肥用量尤为必要。据有资料介绍,一般情况下,尿素和过磷酸钙的搭配比例:100斤尿素搭配200~300斤过磷酸钙或磷肥。
4、投放水生植物。在池塘中种植水生植物比如挺水植物、浮萍(浮薸)等,或者实行鱼菜共生模式。不但可以吸收水体过多的营养盐和有机物,还能减少形成富营养化的风险,可以有效抑制蓝藻的大量繁殖。
5.引进食藻原生动物。蓝藻是许多原生动物的良好食物源,水中浮游动物本来就是以水中藻类为食。如果有意识的培育或者投放比如轮虫、水蚤到水中捕食,对蓝藻有控制作用。但要注意控量,因为凡是水蚤过度量大时,藻类会被消耗殆尽,导致水体清瘦如明,对水产养殖也不利。
六、蓝藻处理方法
如果蓝藻已经开始形成,就需要及早发现尽快处理了。选择合适的蓝藻处理办法能有效减少蓝藻数量,防止蓝藻数量进一步增多。
1.蓝藻发生早期时要及时注换新水,调节肥水,平衡水体营养元素。再施加适量枯草芽孢杆菌调节水质。这种方法适用于少量蓝藻。
2.使用硫氰酸红霉素进行杀灭:单用硫氰酸红霉素(0.35-0.70克/立方米)进行泼洒有效,如果硫氰酸红霉素+粗盐(食盐,每亩2-5斤)效果将会更好,因为食盐对蓝藻有抑制作用。使用硫氰酸红霉素还有杀菌防病的作用。用后(至少晚上)开机增氧,其后加水换水。
另外,人用红霉素肠溶片泼洒也有效,使用方法是人用红霉素肠溶片一亩1瓶,将药片碾粉后化水即可,人用药店有售,但目前属禁用范畴。
3.使用硫酸铜:硫酸铜是传统的杀虫杀藻药物,它杀灭蓝藻的原理主要是铜离子与藻类的体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盐使其变性失去活性而死亡;其次是铜离子与藻类某些酶的活性基因结合,阻碍其正常生理代谢达到控制藻类繁殖的目的。
硫酸铜在水中溶解后所产生的硫酸根离子,最容易引起水体缺氧,同时在缺氧条件下还原成硫化物和硫化氢毒素,对鱼类产生强烈毒害作用,引起中毒和缺氧死鱼。因此,在泼洒硫酸铜药物后,必须(至少晚上)开机增氧,其后加水换水。
4.改变氮磷的比例,通常氮磷比是4:1到12:1之间,不容易爆发蓝藻。
友情链接
【政府部门】: 农业农村部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站
【科研院所】: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山大学 | 广东海洋大学 |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上海海洋大学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