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
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政府信息  >>  未来可期的“潜力股”!这条鱼可以“无水运输”销往全国

未来可期的“潜力股”!这条鱼可以“无水运输”销往全国

更新时间:2025-05-07 10:55:08       来源/作者:高明农业农村


在佛山高明区某渔业企业生产基地

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打包笋壳鱼

一条条肥美的笋壳鱼

被装入充满氧气的密封塑胶袋

即将乘坐飞机

前往1000多公里外的杭州

除了内销

每周都有空运出口南亚等地

24小时即可到达吉隆坡餐桌

image.png

名字:笋壳鱼

学名:云斑尖塘鳢(泰国)、线纹尖塘鳢(澳洲)

籍贯:东南亚、澳洲

东南亚和澳洲的“混血儿”

笋壳鱼,得名于其体型形似竹笋外壳。它的肉质紧实,口感细嫩,味道鲜美,是公认的淡水鱼珍品。

笋壳鱼与珠三角地区的缘分,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从东南亚首先引进,在广东试养成功。因其独特美味与珠三角对“鲜”的追求不谋而合,很快作为特色品种得到推广。2016年,佛山一渔业企业顺利取得澳洲笋壳鱼进口许可,仅耗时一年,便通过人工授精成功培育出澳泰杂交笋壳鱼品种,并实现规模化生产。

image.png

▲澳泰杂交笋壳鱼

“根据相关物流数据推测,全国笋壳鱼年养殖总量在1万吨左右,其中90%是杂交笋壳鱼。”企业负责人傅伟东表示,选择养笋壳鱼是看中它的市场前景,从目前养殖情况看,以杂交笋壳鱼养殖最为普遍。

与泰国笋壳鱼相比,杂交笋壳鱼这个“混血儿”优势显著。据介绍,泰国笋壳鱼不仅成活率低、养殖周期长,还偏好在水底穴居,捕捞时往往需要放干塘水,极为不便。相比之下,杂交笋壳鱼的生活习性适合拉网捕捞,在养殖适应性方面也表现更佳。

笋壳鱼养殖要点“连连看”

1.鱼塘配置

养殖笋壳鱼的鱼塘,以面积3-5亩、水深2.5米以上为佳,这样的规格有利于稳定水温,夏天不会过于炎热,冬天也能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2.养殖周期

从鱼卵到成鱼上市,养殖周期大约在15-16个月,养殖成本约20元/斤。其中饲料成本占10元左右,饲料一般以粉料和冰鲜鱼为主,其中,使用粉料能够较好控制水质,节省人力成本。

3.过冬指南

笋壳鱼来自热带,天生怕冷,养殖温度在25度左右最佳,温度低于15度时,便开始死亡,故需要搭建温棚过冬。在广东,温棚搭建时间大约在10月底11月初至次年4月。

image.png

▲笋壳鱼需要搭建温棚过冬

4.病害防治

笋壳鱼常见病害较少,偶有链球菌感染等疾病发生。确保水源和养殖池塘相对独立,减少交叉感染,是病害防控的关键所在。

未来可期的“潜力股”

当前,笋壳鱼的销售仍以活鱼为主,近年来也有部分初加工产品销售。值得一提的是,笋壳鱼的皮肤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只要保持表皮湿润,氧气充足,即使离开水源,也可以在阴凉处存活三天左右。因此,笋壳鱼可以采用“无水运输”的方式,销往各地。

image.png

▲工作人员“打包”鲜活的笋壳鱼

image.png

以前笋壳鱼常见于大城市的中高端餐厅,而现在随着养殖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餐厅都可以见到它的踪影。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笋壳鱼的价格在不同时期变化较大,塘头收购价约在20-40元/斤,水产市场批发价约为30-50元/斤,酒楼饭店的零售价则达到90-120元/斤不等。

“目前笋壳鱼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华东地区,其中单上海占比就达到70%-80%。”在傅伟东等养殖企业主看来,目前笋壳鱼的市场余量较大,甚至实现了向东南亚的“反向输出”,大家普遍看好未来的养殖前景。

随着养殖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市场的逐步拓展,笋壳鱼有望在国内水产市场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在为养殖户创造丰厚收益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的水产品选择。这条外来的淡水鱼珍品,如今成为佛山水产“潜力股”,在中国水产养殖版图上画出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全新轨迹。

重点推荐

1/1

咨询服务:020-34466381 | 合作服务:18620920190 | 会员服务: 020-34466381

地 址: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市南路4号段广东海洋与水产高科技园4号楼 邮编:511453

粤ICP备2020080301号

Copyright 2006-2019广东省水生动物卫生协会版权所有

返回顶部